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

修習四無量心之功德

(一)為人生善的立場

在《雜阿含經》中有記載:佛陀曾自憶說,其過去生中因修習慈心,而作大梵王、帝釋天、轉輪聖王等的果報。因此,佛陀多處勸導眾生勤習四無量心,發願生梵天,此乃因修習慈心之功德殊勝,如《中阿含經》卷39「155經」(大正1‧677下)說:
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,…歸命三尊──佛,法,比丘眾,及受戒。若有為彼一切眾生行於慈心,乃至帙牛(乳)頃者,此於彼施(戒)為最勝也。

此外,法將舍利弗亦勸其老友梵志陀然修習四無量心,使其命終往生梵天。其實,修四無量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止息瞋恨,而成就忍辱為最上之功德。在還未探索止息瞋恚的方法之前,先來了解何謂「瞋恚」,如《集異門足論》卷12﹙大正26‧416中﹚說:
云何瞋恚?答:於諸有情,欲為損害、內懷栽孽、欲為擾惱、已瞋、當瞋、現瞋、樂為過患、極為過患、意極憤恚、於諸有情、各相違戾、欲為過患、已為過患、當為過患、現為過患,是名瞋恚。
此外,《法蘊足論》卷7﹙大正26‧483上﹚亦有相同之定義。

其次,《清淨道論》在說明瞋的特相、作用、現狀、近因時,更容易使我們掌握瞋之全貌。如論中說:
它有激怒的特相,如被攻擊的毒蛇;有(怒)漲(全身)的作用,如毒遍(全身的作用)相似,或有燃燒自己的所依(身體)的作用,如野火相似;以瞋怒為現狀,如敵人獲得機會相似;以起瞋害的事物為近因(下冊。P53)。

瞋恚與貪欲是一體的兩面,越是執於自我的絕對,瞋恚越是難於息止。但在觀破根本的我執以前,瞋恚之過患是必須先予以了解的,因為未曾有不見過失而能斷除煩惱的道理。在《中阿含經》「怨家經」(大正1‧618上)有說到瞋恚之過患,如經說:
 瞋者得惡色,眠臥苦不安,應獲得大財,反更得不利。…無目盲闇塞,謂樂恚人。

另,龍樹在《大智度論》卷14﹙大正25‧167中﹚亦說:
當觀瞋恚,其咎最深,三毒之中無量此者;九十八使中,此為最堅;諸心病中,第一難治。

《解脫道論》卷8(大正32‧435中)說的更為深細:
若人有智慧,而猶起忿恨,如人故食雜毒,何以故?從此忿恨最可棄薄,或苦果報,如人為毒蛇所嚙,自有毒藥而不肯服,彼人可知樂苦不樂樂。

瞋恚之可畏,甚於毒蛇,的確真實不虛。古德云: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即是此義。瞋恚心的生起,是怕自我的被否定,自尊的被蹧蹋,難怪佛陀在《中阿含經》卷16﹙72﹚「長壽王本起經」說:若以諍止諍,至竟不見止,唯念能止諍,是法可尊貴。(大正1。532下)。

然要除遣瞋恚煩惱,必須要修習安忍之法。《南傳法句經》「雙品」﹙五﹚說:
在於世界中,從非怨止怨,唯以忍止怨;此古﹙聖常﹚法。﹙了參譯《南傳法句經》P.1﹚

不要懷有怨恨鬥諍之心,要慈悲的愍念一切。可是若要離一切過患的話,佛陀則稱嘆說:「當修忍辱行」──四無量心!

至于忍辱之功德,《解脫道論》卷8如此說到:
忍辱是力、是鎧,能護身能除忿恨。是稱譽,智人所嘆,是樂令不退,是守護令護一切具足,是曉了令觀諸義,是名為起慚愧。…我有瞋恚令無瞋恚,我名聲聞今實名聲聞,彼檀越施我雜物,以此忍辱令彼施主得大果報。我有信此忍辱是我信處,我有智慧,此忍辱是智慧處。我有忿恨毒,此忍辱是我卻毒藥(大正32。435中)。

另《雜阿含經》亦有陳述其功德除勝於布施、持戒外,還有不為諸惡鬼神所欺害等的功德 [9]。這為人生善的方便,根本上來說是不甚究竟的,但就棄惡揚善的角度而言,此亦不失為一個趣向解脫道的前方便。

 
(二)通向滅盡的立場

在《雜阿含經》卷21「567經」(大正2‧149下)質多羅長者說:
有無量心三昧,無相三昧,無所心三昧,空心三昧,……此法為種種義,故種種名,為一義有種種名。

四解脫門的說法,是溯源於《阿含經》的。佛陀曾告悉弟子:修習慈心,不但能感應大福利,也會因俱修念覺分故,而獲得離欲、滅盡。無量心解脫,實包括了適應世間與出世間不共之二類。因此,《大智度論》卷20(大正25‧209上)才會說:
取眾生相故有漏,取相已,入諸法實相故無漏。

不管是三種三昧還是四種三昧,其都是依觀想的方便而有所不同,不過若從空一切煩惱上來說的話,文異而義卻同,因達到的究竟處──不動心(阿羅漢)解脫,是平等無差的。無量心三昧,在初期佛教中,是何等的被重視呢!

轉載自釋開仁法師的【初探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與次第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